正在阅读:那些年我在影视剧里追过的爱情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土资讯新闻网 / 情感经营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那些年我在影视剧里追过的爱情

转载 财务客服2020/05/28 15:11:2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126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少女时代,我最爱看的片子就是青春片。尤其是国外那种闹哄哄的青春系列。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一家盗版DVD店时时刻刻都能淘到一些青春电影。林赛·罗汉的《天生一对》《辣妈辣妹》《贱女孩》,希拉里·达夫的《灰姑娘的水晶玻璃鞋》《儿女一箩筐》都是从那家店里淘来的。拿回家去,打开DVD机,便可消磨一个下午的悠闲时光。当时,DVD已经是穷途末路,而我在电脑方面还玩得不是很溜,每每要看新剧新电影,总是下意识地先跑去DVD店里看一遍。高中三年坚持下来,我兴趣越发盎然,那家店的规模越小,先是分出去一半做别校门口的炸食生意,后来干脆消失不见了,连同城市里同一街区的其他DVD店一样被别的生意代替。

讲述“情窦初开”的DVD们变得无影无踪。

微信图片_20200528150901.jpg

《贱女孩》剧照

再看新剧,家里那台老旧便宜的DVD也已经卖掉了,很多时候,只需在搜索栏中打出名字即可。正因如此,我迷上了老早之前就完结的《老友记》和《欲望都市》。
《老友记》戏里戏外故事颇多,有安妮斯顿教导马修·派瑞减肥,有片酬差异过大后,演员带头反抗,更有安妮斯顿和亲生母亲恩断义绝的全过程记录,戏如此足,但本质上《老友记》所带的功利性最重,直到今时今日,B站上都有无数《老友记》的片段节选,人们把好句好词拿出来,复读机一般反复回播,仿佛要是学不会,定要找个地洞钻进去的。

微信图片_20200528150906.jpg

《老友记》剧照

《欲望都市》就不同了,爱情在那四个女主的口中,完全脱离了传统浪漫观念下的父母、家庭、甚至男女,而是真正进入了一种社会型的情爱范畴,纯情荡然无存,反倒是过去不愿提起的对金钱地位的保障、对外形的考量以及对性深入浅出的诠释。
两个剧,我都喜欢。有时候太喜欢了,甚至不知道选那一部来度过难以入睡的深夜时光。那时候,我对爱情的理解,只是懵懵懂懂,只在电视剧里见过,不曾在现实生活中体验过。或许正是这样,我对90年代这两部热门剧里的爱情,可谓奉为宝典,深信不移。

微信图片_20200528150909.jpg

《欲望都市》剧照

我不理解朋友与男友分分合合许多年,最后将两人一起买下的戒指取下,丢弃在垃圾桶里的悲愤。也不理解同学说,她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会因为对方太过优秀,焦虑得整夜整夜都睡不着。
我对爱情的想象来自电视剧,来自千万里之外的大都市纽约。我沉迷于想象,拼命要将那方寸之间的小城市想象成夜夜笙歌酒吧开了又关到处都是社会精英的天堂。我不知道是否每个人小小年纪接触美剧的人都有如此抽离的想象,或许他们想象过后就积极付出实践,出国去了。或者他们早早就联系到了留学的机会,看剧本来就是实现梦想的一部分。
去英语培训机构上课,是舍友的想法。四六级备考如火如荼,要走个捷径不是不可以。可我到报名时,突然改了主意,改报了口语班。老师并没有比我们大多少,最大不过25岁,最小也是刚刚大学毕业,上课的感觉有些学霸教差生的感觉,奇特又新颖。课间,有的老师喜欢播放音乐,每个人的音乐喜好都不同,所以即便是放的英语歌,也不一定是我听过的。有的老师喜欢聊天,吐沫星飞,手舞足蹈,一会儿人生哲理,口语练习办法、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英语老师,如大鱼入江,哗啦啦一下子全给了同学们。
上课是在下午,窗外天气炎热,厚一点儿的深绿叶子被阳光晒出了油,摇摇晃晃的,仿佛是树上襄了碎玻璃,十分刺眼。窗内倒是空调打开,凉爽宜人,再加上单薄的深蓝窗帘的包裹,教室简直成了我专属的一个小园地了。这里,我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享受超然现实的乐趣,沉溺在幻想之中的感觉,好极了。
这时候,老师介绍了新的英语练习剧《生活大爆炸》,此剧与《绯闻女孩》同期开播,但凭着高密度的专业词汇的超快对话已经扫倒了一片观众。爱情在剧里的表现,就好像是考古发现中的另一种生物,是直白,古怪,赤裸裸的生物交易。与剪不断理还乱的《绯闻女孩》的爱情相比,高智商宅男的爱情安全又朴素,你永远不用担心他们会出轨,也不用担心他们之间多角恋。
每当有新的客串成为常驻角色后,你甚至不用思考,一眼扫过去就知道她最终会属于谁,中间也不会有任何波澜。虽然是宅男的爱情,却更接近了我所处的现实的爱情范例。《生活大爆炸》对爱情的诠释或许不是有意为之,但一定程度上却代表人们互相陪伴的理想。

微信图片_20200528150911.jpg

《生活大爆炸》剧照

大学暑假里,我依然没有找到男友,《生活大爆炸》就成了我新的爱情教科书。银幕上,没有繁华的都市夜景,没有风华绝代的人际风情,有的只是微光般的小群落。于是,宅成了我当时的爱情理想。
快要从大学毕业了,因为没有考研究生的打算,所以实习一结束就要面临踏入社会,这让我如临大敌。工作上的努力自然不用说,但在那个当口,总觉得可以往后退一步,时间可以停下里不要前进,不要做出选择。
《生活大爆炸》前三季,主角们的人生并没有发展,永远做着一份工作,永远与舍友开心玩乐,永远在找伴侣的路上磕磕碰碰。对于生活即将翻天覆地的我来说,他们的一举一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感情?有爱搞怪的邻居、要求变态的舍友都在,谁还需要感情?看看他们,再看看我自己,线上线下一站到位的单身闭环。
那两年,我极力避免恋人、婚姻的议题,只用工作以及围绕着工作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来掩盖。事实上,没有什么是不能被单身生活所代替的。一个人在一套租屋,相当于国王拥有了一座江山,周一至五,工作之余,回到屋子里仿佛突然在城市喧嚣中找到了一片清净的绿洲,周末时光,比起出去玩,懒在家里明显是更好的选择,睡到中午自然醒,电视电影,应有尽有。
微信图片_20200528150913.jpg
单身的日子过得既快又慢,似乎大家都默认了,不和情感有交集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然而,时间总在前进,总有机会坠入爱河。现在这个时代,尤其是近十年来,坠入爱河这种琼瑶式的形容词越发少见了,但我还是觉得用“坠入”来形容是最合适的。
距离我将《欲望都市》奉为情爱宝典近十年后,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爱情,没有狗血,没有惊心动魄,过程与电视剧上的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我个人的反应也大相径庭。我想到最多的,居然是爱情生活会不会打扰我的单身自由?可是,我需要的又是什么自由呢?
两个人吃饭不行,非得我一个人吃?两个人看电影不可以,非得我一个人看?又或者他想要分享我看的电影并在看的过程中给出点评,让我觉得烦不胜烦?这些都没有发生,真正发生的其实是,单身生活和双人生活并无冲突,尤其是我,我一个人做的事两个人同样可以做。
今年,爱情新剧又来了。《普通人》。名字很直白,内容很爆炸,但核心并不陌生,不但不陌生,甚至是老套的。所涉及的曲折不过男女分分合合,受伤又痊愈,选错了人之后又回到彼此的怀抱,但却把我看哭了。20年的爱情诠释,爱情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轨道,再次成为彼此对抗世界的支持力。

微信图片_20200528150917.jpg

《普通人》剧照

当然,这年头的爱情剧品种多样,讨论的议题层次颇深,《致命女人》里有致命的喜剧讽刺,《摩登情爱》里有纽约街巷的大城小爱,《伦敦生活》则把论点放在了爱无能的女主角如何得到爱情上。但大致看去,它们无一例外都不再是上个世纪爱情写照的,他们反映当下的爱情诉求:
爱情让人神伤,但永远敬而远之值得吗?
星期天与朋友约见,问到感情问题,她说还是单身好,找不到喜欢的人一辈子不结婚。她的语气已不如前几年那般毫不动摇了,我想,这不仅仅是年龄渐长的缘故,还是时代变迁的影响吧。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