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三娃政策,与被误解的躺平和内卷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土资讯新闻网 / 文化宣导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三娃政策,与被误解的躺平和内卷

转载 财务客服2021/06/05 11:05:5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拾文化 作者:拾文化 215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是什么打击了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持续下降”,“生育意愿大幅降低”,“老龄化加速到来”……
前段时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过去十年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但增速逐渐下降。
于是,在中国人口危机警钟越敲越响亮的背景下,三娃政策来了。
国家是这么说的,“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且先不说咱想不想生、能不能生三娃,先聊聊这些年我国的人口增速是如何逐渐下降的。
这十几年来,房价居高不下,对普通家庭的影响就是,婚育的成本增加了。以前打击早婚早育,如今尽管鼓励在法定婚龄内早婚早育,但一个趋势是,婚育年龄推迟了。
高额房贷透支了上一代的养老金和下一代的教育金,房子还要跟学位捆绑起来,加大了教育成本。与此同时,“教育内卷”却在不断升级中,“鸡娃”成常态,进一步增加了生育焦虑。
微信图片_20210605105806.jpg
有数据说,若算上学位房,中国的教育投入是世界上最高的。公共教育资源不足的压力,压在个体身上就是大家都去抢学位房,普通家庭根本无力承担学位房以及“鸡娃”带来的教育成本。
这一代80、90后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约1.8亿的独生子女大军,抚养老人的压力无人分担。中国人讲究孝道,年轻人一方面希望更好的赡养老人,老人反过来催促孩子婚育。
两者看似不相关,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因为多生一胎,这一代人的生活质量就打一个折扣,至少从中短期的生活消费来说是这样的,这就扭曲了家庭的婚育选择。
打工人还有生育的体力和时间吗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会倾向于减少生育数量,提升生育质量。
而国家鼓励三胎,自然有大局考虑,毕竟人口统计数据肯定根据经济模型测算过了,未来五到十年的劳动力和社会养老成本,增加人口是高效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
中国人口总和出生率从七八十年代开始不断下降,如今已经低于全球和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和日本和德国相近,但我们最尴尬。
人家日本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教育和科研领域的改革成效显著,科技水平来到全球顶尖行列;德国人口增速持续低迷,但社会制度很好的抑制了通货膨胀和房价增长,他们的家庭在教育上的负担也就小很多,教育投入高了,质量也就上来了。
虽说生育是个人的事,但家庭、企业和国家层面上的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体的婚育选择。几乎所有行业进入“996”工作模式,加班之外留给陪伴孩子的时间实在不多,生不生由自己决定,但生而不养就要三思后行,毕竟养娃不是养猪。
微信图片_20210605105829.jpg
一个隐蔽的现实是,当下的职场对年轻人的婚育问题太不包容了,对劳动、婚假、产假的保护存在诸多不足。有网友说,“面试连自我介绍都没有,‘结婚了吗’‘有孩子吗’‘等通知吧’三个问题就被打发了。”这就是女性就业歧视的一个缩影。
这就不能怪80、90后恐婚恐育了,已经快被巨大生活压力压垮,北上广深的一胎爸妈都深感吃不消,更别提二胎三胎了。
公共部门承担能力不足,最后都落到了家庭肩上,前有住房难、养老难、看病难,后有结婚难、生育难、教育难,如今的家庭要负担的实在太多。
私以为,新生儿数量连年下滑,已经不是单一鼓励生三胎可以阻止的了。当年放开二胎后,人口出生率确实在短期内涨了涨,但后来又下滑了。一定程度上说明,生育政策的开放对人口出生的影响已经不大。
住房、医疗和教育三座大山的影响才是本质上的。假如房价高的不那么离谱,出生率自然会上来。就算大家不生二胎三胎,也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一孩的教育中。
所以说与其单纯鼓励生娃,不如切实减负,让各种政策、福利和补贴移走压在年轻人身上的三座大山,缓解对婚育的恐惧。
微信图片_20210605105834.jpg
这一次的三胎政策有一点值得关注,“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里的“配套支持措施”还是值得期待的。
鼓励措施已经有了大方向,但我们还不知道具体细则。我觉得不妨尝试建立一个生育与教育资源的支持体系,这个体系对教育成本的分担应该由国家、企业和家庭三方构成,比如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女性就业的合法权益等。
住房和教育是两大难,我自己作为困其间的普通人,难免有认知局限。三胎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的效果和功绩,还要交给时间来解答。我想多聊的一点是最近大热的“躺平”和所谓的“教育内卷”。
三胎、躺平和教育内卷
鸡娃的本质无疑是教育内卷,好比军备竞赛,每个家庭都铆足了劲投入,但产出效果却一般,甚至是畸形的,人人疲于奔命苦不堪言,最后的赢家可能只有赚得盆满钵满的教育机构。
教育内卷,事业内卷,躺平悄然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躺平即正义,网络上的“躺平大师”有钱时出租屋里躺,没钱时去横店演僵尸躺,甚至可以开个直播在大街上躺,反正人生就是变着法地躺躺躺。
躺平看似爆火,其实跟前些年就开始流行起来的佛系和丧文化如出一辙,欲望低下,一切随缘,对世间繁杂事物表现出无所谓。躺平其实是佛系和丧文化的兄弟,就是看淡了,并且主动退出内卷了,放弃竞争了。
微信图片_20210605105841.jpg
不只是三和大神躺平,这些天身处大城市上班族和社会精英也开始信奉“躺平学”。不追求稳定工作,不渴望升职加薪,日常爱摸鱼,喜欢家里躺,收入能维持一个低欲望的生活即可,基本上丧失了对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追求。
看到名校教授出来批判年轻人“躺平”,我觉得没必要。躺平不是混吃等死,躺与不躺,压力就那里,只说部分人已经明白,再拼也很难找到出路,与其拼命追求“成功”,不如惜命享受生活。
这是一个鼓吹成功者的时代,一个成功学霸占图书畅销榜单的时代。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带来焦虑,焦虑让人身在枷锁中却又渴望成功。人们渴望从成功者身上找到捷径,复制成功。
然而欲望的过度挤压和对成功的过度推崇,让社会风气变得浮躁,人心变得急功近利,也往往因而产生了错误的价值观,比如一场考试失败的孩子跳了楼,比如投资失败的疯子开车撞人“报复社会”……
微信图片_20210605105846.jpg
所以躺平学流行,我觉得挺好,这说明旧的内卷模式,已经难以被当代年轻人接受。躺平的本质其实不是放弃人生,只是大家已经厌倦了内卷,接受了普通。人生痛苦的一大根源,就是不能接受自己或自己孩子的平庸。
三胎。鸡娃。内卷。躺平。看似各自独立,相互之间又存在幽微的联系。
总之,三娃是国家的倡议,生不生三娃是个人的自由。不管怎么生,怎么养,怎么活,退出“内卷”和选择“躺平”,也可以是一种方式和态度,学会接受自己的普通和不完美,在坦然和改变中去拥抱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