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孩子爱耍赖发脾气?看看是不是这句话说多了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土资讯新闻网 / 养儿育女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孩子爱耍赖发脾气?看看是不是这句话说多了

转载 财务客服2020/11/20 16:41:3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 251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之前看妈妈群里讨论孩子的脾气问题,有个妈妈想到了之前带女儿逛商场的经历。

她女儿路过某款公主玩具礼盒非要买,当妈的一看价格有点贵、再想想家里一大堆这样的娃娃,就不同意买。

女儿当时就开始放声大哭,当妈的连拖带抱都拽不走。

在路人怀疑的目光和指指点点中,这位当妈的爆发了:

“你再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我去领一个听话的小孩回家。”

结果,她家娃毫不示弱地边哭边喊:

你捡回去别的小孩,也是人家丢掉的,不会乖的!”

微信图片_20201120163442.jpg

这位妈妈万万没想到,网上的段子竟然有一天会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

“不听话就把你丢掉”这句话,可是咱们从小到大最灵验的“紧箍咒”

可现在老办法遇到了新问题,在这届小孩身上这招不灵了,怎么办呢?

微信图片_20201120163458.jpg


其实,“紧箍咒”失灵,还真不是因为这届小孩比我们小时候更难带。

而是因为这种方法,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对的。

孩子还小的时候,吓唬虽然有用,但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是因为把这句话当真、害怕了才会顺服。时间久了,孩子会对这种亲子关系缺乏安全感。

对于这点,另外一个朋友深有体会:有次家里有急事,就把 3 岁的孩子送去奶奶家待了半天。

结果晚上去接,看见孩子眼睛红红的,一见妈妈就抱着不撒手。

奶奶说,孩子午睡起来找不到妈妈发脾气,怎么都哄不好,就吓唬她再不听话要关小黑屋。

听不进去的孩子还是继续发脾气,就真的被关进了卫生间、还关了灯。

没过多久,孩子就不哭闹了,后来整个下午也都很听话。

朋友听了很心疼,连忙把孩子接走了。

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一提去奶奶家就拼命抗拒;有时候亲戚见到孩子开玩笑:你听不听话?不听话关小黑屋!孩子也会露出恐惧的表情拼命往妈妈身后躲。

所以,“把你丢掉”、关小黑屋真的是让孩子听话了吗?并没有。

这只是用恐惧让孩子暂时屈服罢了!

微信图片_20201120163503.jpg

而且等他大一点了,具备一定观察理解能力后,还会对这句话产生反抗心理。

当下他可能服软了,但是之后呢?

下次依然会发生同样的问题。只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局面会越来越难收拾。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为什么越大越难管、越不听话。”

《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简·尼尔森的说法就是:“我们从哪里得到一个如此疯狂的念头,认为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先要让孩子感觉更糟?”

事实是,大声训斥、打压孩子,才会把事情越弄越糟糕啊。

微信图片_20201120163507.jpg


那遇到孩子撒泼耍赖,怎么做才能让他明白正确的做法,同时又不会伤害他呢?

正确的做法是避免正面交锋,不忙着训斥或者指责孩子。而是给他分析当下的情况,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之前国外有个爸爸的做法,就很值得参考——

这个爸爸,他带着女儿去商场,但是女儿突然就哭闹起来,他就二话没说,把女儿带到超市外空旷的停车场,坐到自家车头上。

先是让女儿“发泄”。

等她稍微冷静点,他开始心平气和地跟她交流:

微信图片_20201120163511.jpg

女儿一脸懵懂的点点头。

接下来,爸爸开始给女儿讲: “我不会再把你带进商场了,除非你不再胡闹了。”

“待会如果你进去之后再吵,我又会把你带来这里。”

“我可以在这里陪你,想待多久待多久。”

微信图片_20201120163521.jpg

神奇的平静情绪,就这样传递给了孩子——

小女孩平复之后,的确听进去了爸爸的话,安安静静地点了点头。

为什么会用这种方法去和孩子沟通?这位爸爸事后说:“我不会跟一个三岁的孩子去争吵,或是跟两岁的娃讲道理。我是爸爸呀,我是成年人。”

微信图片_20201120163525.jpg

听了这句话,还总用吓唬、威胁和孩子较劲的家长有没有点脸红?

——自己这么大的人了,居然还和孩子吵架,还要用吓唬让他听话!

所以作为一个成年人,下次你可以试试像这位爸爸这样做:自己先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然后带孩子一起平静、舒缓,再好好引导他们。

比如当孩子因为某件事发脾气的时候,你可以说,“我们先玩一会儿某某东西,你会不会好一点?”

如果孩子说不,你可以接着问:“我陪着你玩哦!”

如果孩子还是拒绝,先别灰心,你可以自己先玩起来吸引 TA。


别看说着很简单,其实里面学问大了:这其实就是正面管教理论当中的“积极的暂停”。

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把孩子关进小黑屋也冷静了,为什么不行?

注意了:积极暂停最重要的不是“暂停”,而是“积极”。

我们并不想让孩子因为恐惧和威胁,暂时变的“听话”。而是带领孩子通过“积极暂停”,先让情绪恢复过来,再去解决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练习,孩子就能明白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和情绪相处。

这种积极暂停的办法,对 4 岁以上的孩子来说效果更好。

不要恐吓、不要惩罚,把这种精力,花在给自己降温、给孩子降温上是不是就好很多呢?

对于这种方法,你有没有共鸣?欢迎在评论区里和我们分享你的经验。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